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再生协会受邀参加浙江省固废利用处置与土壤修复领域第十五个五年规划(2026年—2030年)征求意见座谈会
最新动态
中再生协会受邀参加浙江省固废利用处置与土壤修复领域第十五个五年规划(2026年—2030年)征求意见座谈会
2025-11-052
点击图片可直接进入会议通知

2025年10月27日,由浙江省固废利用处置与土壤修复行业协会主办的浙江省固废利用处置与土壤修复领域第十五个五年规划(2026年—2030年)征求意见座谈会在绍兴顺利召开。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可持续消费与生产专委会主任委员/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原党委书记研究员程春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废分会主任委员/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原副主任胡华龙、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丁鹤、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工程师霍慧敏,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土固处副处长张恒,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秘书长李静及绍兴生态环境局的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浙江省固废利用处置与土壤修复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胡培宏主持。

会议邀请了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土壤环境与固体废物研究所所长马侠总结了“十四五”期间固废处置行业的发展成果,并介绍了目前“十五五”规划的编制情况。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可持续专委会主任委员程春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废分会主任委员胡华龙相继发言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全面绿色转型,包括美丽中国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全社会的主要发展形式。各企业要把重点放在如何做好固废的资源化利用上,通过区域协同,用供应链思维进行突破,促进更多的资源再利用,从而达到减碳降税的目的,促进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秘书长李静表示,工业固废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作为生态环境管理的工作重点,治理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资源化利用成为大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路径之一。但目前,仍存在高水平的资源化示范项目缺失、资源化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低、产业链协同效率低、碳减排核算和认证方法不清晰等问题。在“十五五”到来之际,建议相关危废经营单位建立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关系、改进工艺技术等,为下游生产企业提供符合产品生产需求的“零碳”原辅料,将固体废物转化为“资源节点”。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工程师霍慧敏提出一是需要重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过剩的现状,考虑提前布局,包括危废处置设施退役、填埋场封场后的风险控制等;二是要关注新兴固废,浙江省在锂电池、光伏组件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相应废弃物增长迅速,“十五五”初期需要考虑提前布局规范化、专业化的预处理和拆解能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拆解与回收模式,确保新兴产业在快速发展中兼顾环境安全;三是亮点凝练,比如:飞灰、废盐先进处置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化管理的加强,标准体系的构建等。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本次会议吸引了省内近三十家行业内的代表企业参加,围绕行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驱动、资源化利用的碳减排贡献及国家税收奖补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会上,浙江红狮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市环科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巨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市固废协会、浙江环益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凤登绿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合力海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纷纷发言,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引领性、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如何选择市场上各种先进适用的资源化技术、如何引领危废资源化企业开展碳减排核算、如何让产废单位快速识别到适合的利用处置单位、推动危废利用处置企业享受国家财税奖补、如何帮助规范的危废利用处置企业渡过难关等等。


来源:浙江省固废利用处置与土壤修复行业协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