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记者 张建斌 制作 礼牧周
7月14日,山西大同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肖志刚回应“环卫工翻8吨垃圾帮游客找儿童手表”一事。“奖励不奖励环卫工,是人家公司的事情”,肖志刚说,“我们的工作本身就是大家不理解的事情,说好说坏网上都骂。像现在这么干的话,以后环卫工只打扫卫生就好了”。肖志刚称,只要百姓有需求,我们肯定去做,“不能说值不值”。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近日,媒体报道大同两名环卫工冒着4小时高温翻8吨垃圾帮游客找儿童手表,被质疑浪费人力。
7月13日晚,话题#翻垃圾找儿童手表被质疑浪费人力#冲上热搜第一。
据媒体报道,7月1日下午,来自广东深圳的卢女士一家乘坐高铁从太原抵达大同。在列车上,孩子将儿童手表装入干净的纸质垃圾袋中玩耍,下车时不慎遗忘在列车上。
出站后,卢女士向大同南站派出所求助。由于儿童手表具备定位功能,经查询发现,手表定位仍显示在大同南站,卢女士判断手表已被当作垃圾处理。
卢女士说:“第二天我们预约了去云冈石窟景区参观,也不能‘追着垃圾跑’,便有了放弃的想法,可定位明明知道在哪里,于是有人推荐我们拨打市政服务热线。”
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卢女士取得联系,经追踪,确定手表已随垃圾进入中转站挤压箱,但箱内有约8吨垃圾,寻物难度陡增。为尽快找回失物,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紧急将垃圾转运至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场空地。
两名环卫工人徒手在垃圾堆中翻找,4个多小时后,终于在堆积如山的垃圾中找到丢失的儿童手表。当晚,手表被送还至卢女士手中。
事后,卢女士曾发红包感谢两位环卫工,但被婉拒。
报道一经发出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一块儿童手表并不值得花费如此人力物力寻找。
对于这一新闻,大同市新城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曾在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转发了当地媒体的报道,这一报道被当地媒体形容为“暖心”故事。
新闻报道发出后,有网友认为,“这样的故事根本看不出来哪里动人,也不值得宣扬推广。”
“相比于一个儿童手表,环卫工高温作业4小时的人力成本、垃圾转运处理费用远超物品价值。”
对此,该环卫公司的上级部门大同市城管局回应称,此前也有过帮市民寻找失物的先例,此次并非特殊个例。只要百姓有需求,我们肯定去做。
部分内容来源 中国青年报 新闻晨报 第1眼新闻 光明网